生活常识
【卫生保健】做个聪明的“肾斗士”
阅读次数:   作者: admin     更新时间:2011-09-22 16:24:44

来源:家庭医药 20119

  肾病,在人们的眼中是个可怕的名词。由于人们缺乏应有的认识,不知如何爱护肾脏,或者得了肾病不知如何治疗,偏听偏信,结果小病酿成大病,不得不透析甚至换肾,经济上不堪重负,生活质量低下……因此,在与肾病的战斗中,我们首先要做的,是用知识武装自己,做个聪明的肾斗士
  

  肾脏病尤其是慢性肾脏病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这是医学专家最近十几年才认识到的客观事实。据统计,我国慢性肾病人数大致为9000多万;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,北京地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已经超过18%,这一结果令人震惊!很多人都知道,尿毒症患者的透析、肾移植等费用动辄要花几十万元,令普通人家无法承受
……
  但是,与上述背景相对应的现实却是,人们对肾脏疾病的重视程度仍然远远不够,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肾脏。

  

  读懂肾脏的心声

  

 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,常常会遇到新诊患者,一检查就被诊断为肾衰竭或尿毒症,有的必须马上透析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呢?

  原来,人体肾脏的储备能力非常强大,稍有一点损伤并不会引起不适症状。这时,没受损伤的肾单位仍会默默无闻地加倍努力工作,好比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,尚能应付自如。但是,肾脏的任劳任怨不是无限的,如果肾单位破坏超过70%以上,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症状。

  事实上,慢性肾病大都可以在早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,如尿液泡沫增多、浮肿、夜尿多、食欲降低、感觉乏力、腰痛、高血压、贫血等。但是,多数人却没有读懂肾脏的语言,长期腰痛的人自以为是坐久了,眼皮浮肿是没有睡好觉”“觉睡多了”“水喝多了,对肾脏发出的这些警报不以为意,没有及时就医,以致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

  以下征象就可能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:

   尿液泡沫多不易消失,尿色异常:尿呈浓茶色、洗肉水样、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。

   有一过性的水肿(晨起出现眼皮或面部水肿,午后多消退,劳累后加重,休息后减轻),有蛋白尿、血尿、管型尿或患有高血压,这可能是肾炎的表现。

   夜间排尿次数增多(正常人在60岁以内,一般不应该有夜尿,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,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),尿量过多或过少(正常人尿量平均为每天1500毫升,若超过2500毫升或小于400毫升即为多尿或少尿。在没有发热、大量出汗、大量饮水等时,小便量出现骤减或突然增多时,要到医院检查,看是否存在肾脏病变);常感觉疲乏无力,食欲减退,甚至厌食、恶心、呕吐,并伴有贫血,则已到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阶段了。

  如何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呢?

  尿液是健康的一面镜子,到医院做小便常规检查,就可以初步筛查出是否患有肾脏病。如果检查出尿中有蛋白、红细胞、管型则是肾脏有病的重要指征;若再伴有血肌酐升高、贫血等,就更应该引起重视,一定要找专科医生看,争取及早诊断及治疗。

   一般健康人:11次尿常规

  健康人应每年做1次尿常规、肾功能、B超等检查。

   高危人群:36个月体检1

  可能出现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: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、血脂异常、痛风、高尿酸血症、高血凝状态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,有尿路结石、尿路梗阻、慢性泌尿道感染者,以及肥胖、长期高蛋白饮食、吸烟、过度饮酒、65岁以上、长期用肾毒性药物者,应36个月检查1次尿微量白蛋白及尿常规、肾功能。

   感冒之后,注意尿液变化

  在患感冒、咽炎、扁桃体炎或感染性疾病之后的12周内,要注意观察尿液的变化,如有异常应及时做尿常规及相关检查。咽喉部和扁桃腺等部位感染应立即根治。因为这些部位反复发生的链球菌感染,容易导致肾炎或加重肾病。此外,孕前须查肾功能、尿蛋白,排除肾病,确定可否妊娠。

  

  生活中的护肾攻略

  

  毛主席曾经说过,谁是我们的敌人,谁是我们的朋友,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。对于我们的肾脏而言,认清它的敌人朋友,是保护肾脏、远离肾脏疾病的关键因素。

  慢性肾病发病增多,主要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使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肥胖等慢性肾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加有关。而肾病又会加重这些危险因素的进程,它们相互影响,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尿毒症或心血管疾病发生。

  

  肾的敌人: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伤肾

   不爱喝水、少排尿。饮水不足可致有毒代谢产物排出减少,还易引起尿路结石、尿路感染等,成为肾病的诱发因素。

   嗜饮啤酒。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,会使尿酸产生增多,1瓶啤酒即可使尿酸升高1倍。尿酸增高可引起肾结石、尿酸性肾病,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。

   食盐太多,喜食酸辣剌激性、烟薰烤食物。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,且增加高血压发病率,而高血压本身也是肾病的促发因素。

   进食蛋白质太多。经常应酬、暴饮暴食,高蛋白饮食后的氮质分解产物增加,经肾排出,加重肾脏负担,长期如此将促进肾小球硬化。

   服用肾毒性药物。滥服止痛药、利尿剂、抗生素和含关木通、马兜铃、夏枯草、防己、龙胆草等成分较多的中药等(一次用木通达60克以上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),可损害肾组织。

   经常憋尿。憋尿易引起尿路感染,长期慢性感染会伤肾。

  

  化敌为友:纠正不良生活习惯,保护肾脏

   多饮水。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,首先要注意多饮水。提倡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,喝白开水;勿过度喝饮料,因饮料多碱性高,需肾脏长期调节体内酸碱度,增加肾脏损伤的几率;勿于饮酒后再喝浓茶,因茶碱有利尿作用,会使体内还没来得及分解的大量乙醛从肾排出,刺激肾脏而损伤肾功能。

   注意经期、孕期、产褥期卫生,勤排尿、不憋尿,预防尿路感染,提倡健康性生活,预防性病;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或血尿、浮肿及腰痛,应及时就诊早期治疗。

  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,减少盐的摄入,饮食清淡一些,多吃蔬菜水果;戒烟、戒酒,少吃酸辣剌激性及烟薰烧烤食物;勿暴饮暴食,避免过多进食高蛋白(如吃过多的肉类)及高钠(煮菜放盐多、常吃咸菜等)饮食,以减轻肾脏负担。

   慎用药。绝大多数的药物代谢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,因此,不管是肾虚或肾脏病患者,都要谨慎用药,自认为肾虚者也要找专科医生,通过中医师望闻问切,处方调理。常见的抗生素,如氨基甙类抗生素(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大观霉素、阿司米星等)、解热镇痛药(吲哚美辛、氯灭酸、双氯芬酸钠、伊索昔康等)、含碘造影剂等不能任意使用。如遇感冒,不要立即就服抗生素,因为感冒绝大多数都由病毒引起,应多喝水、适当休息,或服用板蓝根、小柴胡冲剂。当然,中成药也须辨证,不可随意使用,一些中成药或中药也可伤肾。

   气温降低要特别留心。高血压既是肾病的表现,同时又会加重肾脏负担和恶化肾功能。冬天气温低,血管收缩,血压较平时显著升高。肾病患者,尤其是肾衰病人冬天要特别关注血压、血肌酐的变化,积极控制高血压。冬天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剂量均要作出调整。

  

  >>小贴士

  4款护肾

  (1)黄芪粥:生黄芪3060克,粳米60克,陈皮末10克。先将黄芪煎汤去渣,然后入粳米煮成粥,粥成时加入陈皮末即可。本方能改善肾脏功能,消除尿蛋白,增强体质。

  (2)黄芪炖母鸡:炙黄芪120克,嫩母鸡1只(约1000克)。将鸡去毛及内脏,纳黄芪于鸡腹中,文火炖烂,放食盐少许,分数次食肉喝汤。用于利水消肿,治疗肾病综合征。

  (3)鲫鱼冬瓜汤:鲫鱼120克,冬瓜皮60120克。先将鲫鱼去鳞,剖去内脏,与冬瓜皮同煎,炖汤不放盐,喝汤吃鲫鱼。用于肾病各型水肿及蛋白尿。

4)薏仁绿豆粥:生薏苡仁、赤小豆各30克,绿豆60克。共煮粥食用,每日1次。用于脾虚兼湿热水肿的肾病综合征。
  

  跳出肾病7大误区

  

  由于肾病的复杂性,在治疗过程中,有相当多的患者对慢性肾病的治疗和调养存在着认识误区,以致延误或者加重了病情。以下谈谈慢性肾病患者最常见的7个误区。

  

  误区1:肾虚就是肾炎或肾衰竭。

  肾虚是中医术语,和西医所说的肾炎或肾衰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中医讲肾虚的表现多种多样,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,即肾阴虚和肾阳虚。肾阴虚证:五心烦热,失眠盗汗,口干咽燥, 头晕目眩,腰膝酸软,梦遗,阳痿,午后颧红,舌红少苔或有裂纹,脉细数。肾阳虚证:腰膝酸冷,小便清长,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,形寒怕冷,阳痿,带下清稀,宫寒不孕,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

  肾炎、肾衰是西医概念,是指特定的肾科疾病。肾病常见症状有:蛋白尿、血尿,尿色改变,尿液混浊,浮肿,多尿和少尿,尿频、尿急、尿痛,排尿困难,尿闭,腰痛等。肾炎肾病肾衰可以表现为肾虚,但也有不虚的,而肾虚不一定都是肾炎肾病或肾衰,其他科的病也可以出现肾虚症状,如哮喘、老慢支、慢性结肠炎,等等。

  

  误区2:西药毒副作用大,中药安全,可任意服用。

  多数人认为西药副作用大,中药副作用少。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:西药中的每一种药都会在说明书中写明其副作用,而中药很少说明副作用,但不说不代表没有毒副作用。

  中草药的肾毒性目前已得到证实,目前所知有肾毒性的中药、中成药就有100多种!引起肾损害的中药最常见的是木通、防己及一些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制剂。马兜铃酸对肾脏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肾衰、慢性肾功能不全、慢性肾小管-间质损伤,称为马兜铃酸肾病。服用中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病例临床中常有发生,如防己、木通、泽泻、钩藤、丁香、草鱼胆等可致急性肾小管坏死,马兜铃、苦参、补骨脂、土牛膝、苦楝根可诱发氮质血症。所以认为中药可任意服用是非常错误的。

  

  误区3:慢性肾病患者对进补、高蛋白饮食的错误认识。

  有的肾病患者认为,尿中丢失的蛋白质过多,必须进食大量的蛋白质以补充身体内的损失;另有患者则认为进食大量蛋白会增加肾脏负荷,因而惧怕进食蛋白质,每餐只吃一些蔬菜,以为这样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漏出量。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、片面的。

  首先,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素,不能不食;另一方面,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要由肾脏排泄,进食多了肯定会增加肾脏负荷,当肾功能障碍时,这些产物排泄受阻,会给人体带来很多不良影响;同时蛋白质中的某些氨基酸,可以使肾脏内血流及压力发生改变,促进肾功能恶化。

  所以对蛋白质,应该针对不同的病情,采取不同的食谱,每日进食蛋白质的多少,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。如肾病综合征患者,尿中丢失了大量蛋白质,如此时肾功能正常,主张进食高蛋白质饮食。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尿中蛋白质丢失的多少来确定,每日12/千克体重为适度,其每日供给总量应限制在50克左右。

  相反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,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,全日蛋白质(包括主食内的植物蛋白)0.60.8/千克体重为宜。这样才能减轻肾脏的负担,利于肾脏的康复。

  慢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患者只要肾功能正常,就不能以素食为主,应摄入一些人体利用度较高而对肾脏排泄要求较低的蛋白质,如牛奶、鸡蛋、鱼、肉类等。

  

  误区4:慢性肾病患者应当卧床休养,避免运动。

  一般情况下,慢性肾病患者要尽量避免剧烈的运动,但也不需要卧床休养。只要血压正常、心脏功能良好,则鼓励其正常工作、生活。在国外,即使是透析的患者也可以正常上班。只有当存在肾病性高血压、心脏功能不好时才需适当休息;有严重水肿、血压很高、存在心衰者才需要卧床。

  肾病患者的蛋白尿、镜下血尿,以及下肢浮肿都有可能因运动锻炼而暂时加重,因此肾病患者一定不能做重体力劳动,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,如走路、打太极拳。坚持走路锻炼能够激发身体的机能和活力,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、消化系统和新陈代谢都能得到增强,进而改善体质,提高免疫力,促进病体康复。

  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,实行走路锻炼,也要注意适度。体质差的可缓行,时间短些;身体强的可快走,时间长些。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。

  

  误区5:肾炎患者饮食都要低盐、忌盐,禁水。

  民间传说肾病患者要忌盐百日、吃盐越少越好禁用食盐等,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。盐是机体组织代谢必不可少的元素,长期禁盐不仅起不到缓解病情的作用,反而会使很多脏器功能降低,轻者使病情恶化,重者危及生命。

  如何掌握患者食盐的量?对于有尿少、水肿表现的慢性肾炎患者,应该水盐双限,即严格限制水和食盐的摄入,每日食盐摄入量为3克。而如果肾炎患者没有出现水肿,尿量也正常,肾脏排钠功能正常,患者是完全可以正常饮食的,没有必要限盐。当然也不宜随意进盐,仍主张以饮食清淡为主,每日食盐摄入量为5克,不宜进食咸菜、腌制品等。

  有些肾病患者误以为饮水会加重肾脏负荷,因而不愿多饮水。实际上,人体内每天的代谢产物都依附尿液带出体外,若饮水少则尿量不足,反而会造成体内的废物蓄积,加重肾脏的损害。因此,对于无水肿、肾功能正常者,应鼓励多饮水,促进体内毒素及废物的排出;尿毒症无尿者则需严格限盐及限水。

  

  误区6:肾炎是不治之症。

  事实上,肾炎不仅能治,而且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或完全控制的。

  一些患者对肾病病程长期性(急性肾炎的病程长者可达到1年,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更长)、易复发性(因为感染、劳累及情绪诱因可以使已经稳定的病情出现反复)、疾病治疗的长期性(疗程多在1年以上,长者可达几年或十几年)认识不足,许多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,误认为肾病治好了就停药,未能继续治疗(此时病情仍在继续进展)及坚持定期复查,当感觉不适再去就诊时,疾病的性质已发生本质的变化,同样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。

  因此,肾脏病疗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诊疗是否及时、合理,每一位肾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,都应定期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复查,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定期复查、治疗。对肾脏病的治疗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。

  

  误区7:忽视高血压的治疗。

  高血压是肾脏的大敌,但大多数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的进程缓慢,通常在1015年后才会逐渐引起肾脏的损伤。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自己在吃降压药,不会引起肾功能的损伤。事实上,高血压患者至少要把血压降到目标值(收缩压130mmHg,舒张压80mmHg)才能起到保护靶器官(肾、心、脑)的作用。在我国,高血压患者中把血压控制到目标值者不到1/3,由于没有控制好血压,多年后很多患者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、肾病都发生了。

  还有些患者认为血压控制后即可以停服降压药,这种想法更危险。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合并肾性高血压,高血压反过来加速肾功能进行性进展。控制血压可延缓其进展,且血压正常也是在服药的情况下,一旦停药血压又会升高。所以降压治疗原则上应长期服用,血压正常后仍应坚持服药。

  

  >>链接

  吃肾补肾不靠谱

  有人认为吃动物肾脏可以滋补肾脏,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动物肾脏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,但不宜食用。这是因为:首先,动物肾脏胆固醇含量高,嘌呤成分含量也很高,可引起血尿酸增高,易引起尿酸性肾病、结石和痛风,它们不但不起营养作用,反而加重肾脏的负担;其次,动物肾脏往往含有大量重金属(如镉、铝等),进食后对人体会产生毒性作用。乱吃动物肾脏,当心肾脏会越越糟糕。

  

  编后:综上所述,已患肾病者要纠正对肾病的错误认识,与肾病专科医生密切配合尽早做肾脏病理检查,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治疗肾病,并充分认识到肾病的长期性、易复发性,一定要坚持定期复查、坚持服药到足够的疗程,坚持长期治疗。

  高血压、糖尿病等肾病的高危患者一定要治疗原发病、控制好血压和血糖,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,如卡托普利)及血管紧张素拮抗剂(ARB,如缬沙坦)保护肾脏;所有肾病患者要避免和纠正影响肾功能的危险因素(避免大量水分丢失;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;避免过度疲劳;如有血脂异常、高黏血症、高尿酸血症、高钙血症、尿路梗阻、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应及时纠正;出现呼吸道、泌尿道或消化系统等感染应及时有效的治疗);在生活方面根据病情适当的进食蛋白、水、盐,禁烟、忌酒、避免暴饮暴食,适当运动如走路、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,避免重体力劳动。